露露逸谈5,好了歌与缘起因果/ Chinese column 5, Lulu Wang

jomarionlu

《红楼梦》刻画了无数大小人物的生别死恋,家境沉浮,但归根结底可用书中的好了歌来一歌以蔽之。

世人都晓神仙好,
唯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
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
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
及到多时眼闭了!

此歌将佛家色即是空的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小时读此书时,难免伤心流泪,感叹人世炎凉。长大后学了英文,看了许多欧美名著,觉得还是一些西方名著读起来过瘾。因此倍受良心折磨,责备自己背宗忘典,逆子一枚。无奈之余,再次拜读《红楼梦》,恍然大悟,意识到我读此书为何郁闷,读某些西方名著为何过瘾。

细数红楼众生,尤其是其中的大人物们,哪位在有时想到无,想也许是想到了,但哪位在有时散财,积德行善, 并且将积阴德为生活宗旨?佛家道,色即是空,有早晚会变成无,但空即是色,无只要行善积德,便迟早会有福报。

宝玉聪明绝顶吧?黛玉冰雪聪明吧?宝钗大智若愚吧?他们彼此周旋攀比,妒忌算计,享尽眼前的荣华富贵,但其中哪位想过他们与刘姥姥等饥寒交迫的劳苦大众只有一墙之隔?即使刘姥姥和孙女偶进贾府,众小姐公子哥们也只是把他们视为开心果,讥笑之余散点零钱牙秽以欣赏刘姥姥和孙女感激零涕的村姑像。

雅典神话中有个命运女神。她虽然在一段时间里会背一个人走路,但她过一会就累了,放下这幸运儿歇一歇脚,然后再找一个人。下次她背的便是另一个幸运儿了。这神话与佛教的色即是空异曲同工。色终究会成为空。如果我们被幸运女神背着时,不时刻准备着用自己的双脚走路,那女神放下我们以后,我们一定像跟红楼众生一样,悲观失落,唉声叹气。

英国有个著名的传说‘阿瑟王和他的圆桌骑士’。阿瑟王年迈时说过一句至理名言。其大意是, 命运让我们强大,是因为它让我们趁强大时帮助弱势人群,所以当弱势人群强大时,我们能得到他们的帮助。这话跟佛教的富有时要施舍散财积德行善有何区别?如果我们不这么做,那就中了好了歌的预言。

积德行善不仅是指施舍散财,而且也是指心怀善意,慈悲为怀。纵观红楼老老小小,他们每天都在做啥?有的寻欢作乐,有的勾心斗角,有的互相攀比,有的含辛茹苦,屈辱一生,命不如小姐少爷的一只猫儿值钱。有几个富有强大的红楼人物能和法国雨果《悲惨世界》的主人公让瓦让相比美?

让瓦让的金烛台被偷后,他没像王熙凤等人丢了翠玉耳环一样,叫仆人跪成一溜,不打自招,或屈打成招。让瓦让对来抓小偷的警察说,金烛台是他送给小偷的礼物。他拾到一个小姑娘,不是拿她当丫鬟使,还口口声声说她得感激他,否则将没饭吃,饿死街头。 他把她当作亲女儿养。女儿长大谈恋爱,恋人因参加法国大革命失踪,让瓦让为他的准女婿祈祷,祷词惊天地泣鬼神。在由《悲惨世界》改编的歌剧中,那祷词成了催人泪下的咏叹调。这就是为什么我 – 恕我这个炎黄祖宗的不孝子孙直言 – 读法国名著,如《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时,心灵感到震撼,一种我读《红楼梦》所没有的震撼。

话又说回来了,让瓦让之所以能慈悲为怀,是因为他曾穷困潦倒牢房坐穿屈辱半生。受尽煎熬后他才懂得善为何物。他的善性是有因的,并非空穴来风。如果他像宝玉那样生在富贵人家,自小花簇锦攒,说一不二,不说一下人也为你做一,他还会那样积德行善,慈悲为怀吗?

世间有几个凡人能出污泥而不染, 生出清丽芬芳的莲花?《红楼梦》没能塑造这一莲花式人物,因为宝玉没有生在泥泞里。《悲惨世界》做到了这一点,因为让瓦让从泥泞里挣扎出来了。与其说这要归功于小说作者雨果的灵感,还不如说是他仅是将残酷的现实一五一十地记录在了纸上。红楼里出不了让瓦让,悲惨世界出不了贾宝玉。我之所以觉得某些欧洲名著读起来上瘾,是因为我张冠李戴,将红楼与悲惨世界相比。我这逆子除了逆还愚。

但我张冠李戴也有好处,那就是发现, 雅典命运女神和法国作家雨果和佛家一样,也认为慈悲是拯救悲惨世界的唯一途径,施舍散财是延长锦绣年华的不二选择。因为空即是色,积德行善能使无中生有,空中生色,而有福不与人共享,必将惨淡收场。

大慈大悲莲花座上的南无阿弥佗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