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interview with Lulu, China Times, 2011, 中國心 西方情  王露露的文學饗宴及薔薇人生

      Kathy Chen 專訪著名華人女作家王露露

初識名聞遐邇的華人女作家王露露是在她的「野薔薇」新書發表會上, 當時她穿著小禮服在舞台上為荷蘭讀者舉行文學講座,像豔色孔雀般光芒四射。坐在台下的我有種深深的感動,以一個外來移民,卻能以流利的荷蘭語與眾多主流社會人士交流,王露露真的為華人爭了不少光。
後來經過幾次深度訪談,以及兩次應邀去聆賞她荷蘭主流社會的文學講座,才對這位知名華人女作家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與瞭解。

(記者Kathy Chen 海牙專訪)
2010年深冬的一個寒夜‧在烏特列支近郊IJsselstein的市立劇場(Fulcotheater),一場不流俗的古典音樂會吸引了荷蘭主流社會的許多觀眾。這個以通往中國之路(The Road to China) 為主題的音樂會是荷蘭作曲家及鋼琴家漢克威曼 ( Henk Wieman) 的作品發表會,著名華人女作家王露露以貴賓身份應邀出席這場音樂會,並在場中擔任講座。這場中西合璧的音樂會深受矚目,觀眾既為漢克威曼的作曲才華而來,也為了一睹王露露的風采而來。

萬種風情王露露 深度講座懾人心

王露露不僅書寫得精采,講座也同樣震懾人心。她在台上與台下觀眾的互動似是一種天賦本能。平常素顏的王露露若是走在街上與你擦身而過,可能會被當作鄰家女,但當她盛裝站在舞台上主持講座,便有著明星風範,加上生動的講演更讓觀眾入迷。

王露露卻又是一個執著且性情真率的文人,我們的三次專訪無所不談,聊文學也聊人生。從巴金、魯迅、林語堂,聊到張愛玲。她說:
「華人作家裡能用西方語言把中國的東西介紹到西方世界,且讓西方人能聽得懂,林語堂是第一人。」

熱愛寫作的王露露之所以以荷蘭語作為寫作的語言,為的也是要把中國的東西放進荷蘭語的語境裡,她用荷蘭讀者能理解的語言來寫故事。來詮釋她的東方思想和東方情境。

王露露的小說大多數以中國近現代史事為背景,她的荷蘭文處女作《荷花戲台》敘述的是文革時期她與母親在gangxiao (勞教)所度過的歲月。

這本小說初試啼聲便一鳴驚人,它廣受荷蘭讀者的歡迎,也將王露露推上荷蘭文學暢銷書作家的殿堂。多年後出版的《野蔷薇》,可以算是《荷花戲台》故事的延續。她说:

「寫荷花戲台,我的視野比較中國。但經過在荷蘭這麼多年的生活後,我覺得我在寫作情境上更加成熟了。寫野薔薇這本書也等於是自我否定,自我糾正。」

「在荷蘭住越久,我反而更熱愛中國文化。」王露露說:「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未能進入世界的原因之一便是沒有交流。」

因為熱愛中國文化,所以王露露在新書「野薔薇」的發表會上,特別邀請著名華人女高音歌唱家籍曉嵐以美聲為觀眾高歌。也邀請華裔少年鋼琴家馬丁來到現場演奏。

王露露的文學講座也因為加入了這些傳統中國元素,而更雋永、更令人回味了。

一場中西交流的音樂與文學饗宴

王露露與荷蘭音樂家漢克威曼以音樂結緣的經過又是一則傳奇。當時漢克正為了譜新曲苦思冥想。他寄了他的音樂創作給王露露聆聽,也特地前來海牙會晤王露露,在深聊之後,善交流的王露露給漢克的知性建議是: 何不譜寫具有東方風味的西方曲子呢?

一語驚醒夢中人,從未到過中國的漢克威曼在與王露露一席談之後,又接受了她的另一個感性建議,把他對舊情人的懷念寫進新曲裡。

半年後,漢克威曼的三首新曲譜成了,用鋼琴和豎笛演奏的「月下」,空靈的曲風帶著溫柔,漢克威曼果真用西方樂器譜出深具東方風味的新曲。而且在音樂發表會上廣受西方聽眾歡迎。

在這一點,王露露又展露了她另一項長才: 善交流、也擅建議和鼓勵別人。

漢克威曼的古典音樂會和王露露的文學講座是一場文學與音樂的美麗結合。漢克新譜的東方樂曲帶著禪音,似天籟般輕輕滌盪過聽眾的心靈,而穿著豔紅色旗袍的王露露溢滿中國味的精彩講座,更畫龍點睛地點出這場高水準的音樂會「通往中國之路」的主題。

王露露在音樂會中感性地說:
「能見到一個荷蘭人如此敏銳及精準地以西方樂曲的本質來銓釋東方,太令人驚歎了。我十分熱愛古典音樂,我可以欣賞漢克的作品,因為它們彷似帶你走入時光隧道,讓經典的古典樂曲靜靜融入光芒裡,也將古老樂音融入現代中。」

Het is fancinerend om te zien en te horen hoe trefzeker een Nederlander de gevoelige snaar van een oosterling kan beroeren, terwijl de muziek zijn westerse karakter behoudt. Al ben ik een liefhebber van klassiek muziek, ik kan Henk creaties waarderen, omdat ze tevens als een tijdmachine fungeren. Het klassiek aat geruisloos over in het lichte, het oude in het moderne.”

王露露的文學講座與漢克威曼的古典音樂會的完美演出,不僅開創了中西方化交流的新格局,也讓與會觀眾驚豔不已。原來結合了東方元素的西方樂曲可以如此空靈耐聽,而用西方語言來講中國文學也可以可以如此優雅怡人。

讓中餐館成為中西文化交流中心的據點

王露露在中西文化交流上也十分勇於嘗試,她藉由舉辦各種不同類型的文學講座與觀眾作進一步交流。

她甫於胡社光服裝秀中以文學講座大放異彩,也多次在她的文學講座中融入西方音樂和東方美聲演唱。

已成功將文學講座推進荷蘭及比利時主流社會的王露露,雖然經常受邀在圖書館、劇場及學校裡辦講座,但她更希望荷蘭的中餐館也能成為發揚中華文化的據點。

她說:
「為什麼不能將文學及文化帶進中餐館裡呢?在中餐館辦文學講座,讓西方人在中餐館不僅有味覺享受,也能藉由文學講座來進一步瞭解中國文化。如此一來所有的中餐館都能成為中荷文化交流中心。」

讓中餐館成為中西文化交流中心的據點,是王露露的理念,也是推廣中華文化的夢想。需要的是更多有心人一起來推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