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view in Chinese with Lulu, Asian News, 2011, 王露露:一个固执的呼喊者,
在本报上期(309期)的采访中,王露露留给读者的印象是:一位热情洋溢的华裔女作家,一位居于任何派别之上的艺术家。她的思想充分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应有的相互尊重,不同的文化之间应有的相互交流、多元共生。在采访的第二部分,露露的谈话涉及到以下几个主题:其作品的特色风格,与读者之间的亲密关系,与荷兰文学评论家的关系,以及荷兰华人的地位。
华侨新天地:露露,在你的作品中,由于你独特的荷兰语描写方式,以致其中的很多场景,无论语调严肃还是幽默,都会令人产生各种遐想。你是如何达到这种效果的?
露露:我写小说,首先眼前会浮现一些图像,然后我把它用荷兰文描写出来。各种场景、联想和感觉交融在一起,然后用荷兰文演绎这一切。为了达到完美的效果,我从不让别人为我进行荷中翻译。尤其是是那些有典故和特殊文化联想的成语以及日常的中国谚语,它们在译成荷文后都产生独特的含义,以达到特别的文学艺术效果,至少这是我所要达到的目的。中国的谚语对我而言是顺手拈来,但一旦被 翻成荷兰语,这些普通的中国谚语听起来则就格外清新俏皮。这可以说是我作为荷语华人作家得天独厚的优势,也造就了我独特的写作风格. Si wei shi(dit is)中国人用中文、荷兰人用荷兰文都无法造就的风格。其实,我的写作tedian是将两种语言及文化的优点融合在一起——造就一个美丽的混血儿!
在荷兰,目前我作为第一位荷语华人作家可以坐享两种文化的优势,但我衷心希望有更多的华人可以接我的班,并尽快超越我。
华侨新天地:你书中人物的表达方式有时乍看似乎较粗野,但实际给人的感觉却很滑稽,这是为什么呢?
露露:我喜欢令人“震惊”的表达方式。对于荷兰人来说我拥有一种异国情调,因此他们似乎更容易接纳我以及我与他们不同的表达方式, 而且我的文字带给他们一种别样的感觉。比如说,如果我用与性交有关的词语, 其达到的文学效果则同纯粹荷兰人作家用同样词语的效果完全不同:我的语言显得更无辜,且滑稽。
华侨新天地:你对《野蔷薇》的写作风格满意吗?
露露:写作其实是个不断探索以及追求完美的过程,在写《红喜事》时,我太专注于语言方面,而现在,我在这方面较
以往更成熟些。但我将一生都在继续寻找、探索。而这对一个作家而言 是最大的挑战和快乐。
华侨新天地:因为你的作品以及你经常被邀上各类电视节目的缘故,你在荷兰也算家喻户晓了,那么你与荷兰人的关系如何呢?
露露:一般荷兰人与荷兰的某些文学评论家二者区别很大。我一直以来都受到荷兰民众的欢迎,而有些评论家们在我写作的初期也给予了我很多赞誉,但我的第二部小说出版后,他们对我的赞美就嘎然终止。在荷兰,似乎你不可以一直(succes)chenggong???下去。荷兰是个小国,地势平坦,打个比喻,你可以从马斯特里赫一眼眺望到格罗宁根,这就决定了荷兰人所特有的带有局限性的心态:这儿没有让你幻想的空间,也没有容纳大树的余地,因为大树会占取太多空间,遮挡住其它植物对阳光的吸收。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我不是荷兰本土人的关系吧,周围环境会始终提醒你自己是个外国人。如果你意识不到这点,他们就会用微妙或者明确的方式指明你的“位置”。
说到这儿,露露禁不住激动起来,继续道来:“某些评论家们使尽各种手段来封杀,试图让我屈服。最初,他们指责我“强奸”了荷兰语。当他们mei neng dadao yuqi xiaoguo shi,他们竟然给我的一本小说冠以“最差性爱描写奖”来嘲讽我。甚至于xiancheng在我的书还处于花蕾时就该折断它 (对<野蔷薇> 的文学评论)!还指责我是个骗子(对 <温柔的孩子> 的文学评论)。这是个十分艰难、沉重的时期,但是他们的mudi始终没能得逞。正由于这种种磨难,令我变得更加坚强。意识形态及外力的影响和压制不应该抹杀文学的真正意义,很多时候文学所欠缺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勇气,一种威武不屈。我是不会向压制屈服的,我会坚持申述自己的思想和主张。时间可以治愈一切伤口,在中国我们常说“坚持就是胜利!”
华侨新天地:但你还是很受大家的喜爱。
露露:当然,我的受荷兰大众的欢迎程度并没有受到评论家们的影响。一切优秀的文学作品,它的影响应该是没有疆界的。喜欢我的是荷兰的普通大众——我的读者们以及通过我的演讲、签名会及通过电邮交流而认识我的人们,当然还有很多通过电视媒体认识我的人们。他们欣赏的是真正的我。我的所作所为,他们亲眼目睹,他们对我忠实和坚定不移的支持一直以来也是我前进的动力。他们对我的信任,让我倍感欣慰, 给予了我莫大的鼓励。因为他们,我更有动力去创作更精彩,更感人的小说。
华侨新天地:如果你以后再受到某些评论家的为难时,你会不会换一种比较缓和的方式和他们进行沟通呢?
露露:不!我不会为了迎合某些评论家的口味或为了达到他们的要求而去改变自己。那就是背叛了我自己!我不会妥协,我坚信时间可以证明我的做法是正确的。我是个很乐观的人,这种性格对我的帮助很大。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必须拥有自我保护能力,我会始终保持自身的清醒和独立性,我相信我的写作事业也不会是昙花一现。
当然另一方面,我很乐意接受有根据的批评,希望每个人都能向我提出宝贵的意见,能够使我写出更好、更受大家欢迎的书,也让我不断完善自己。所以我会主动向大家征求意见,不过不是说像某些评论家那种有目的的、类似人身攻击的所谓文学评论。因为如果只针对我的小说及作品,他们就无法找出任何籍口来daya、封杀我。
华侨新天地:另外一个话题,我们很佩服你经常在传媒上真实反映华人的状况,可是却很少见到其他华人出现在荷兰的传媒上,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露露:我认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华人还是太少占据较高的社会地位。当然,也因为他们比较多地忙于工作, 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投入改善华人在荷兰社会的公众形象的工作。我这么多年来一直为改变这种现状而做出努力,有华人站出来,并积极参与荷兰的文化生活,这点很重要。不要低估了文化,如果你放弃了为丰富我们的所在国文化而尽力的xiancheng (kant en klaar)机会,那么,你的各方面的权益就不可能在这个国家受到充分的保护,所以我很希望能在荷兰的文化舞台上看到更多的华人。
华侨新天地:是否是因为荷兰华人太谦虚了,所以很少在传媒中发出自己的声音?
露露:我经常尝试通过Facebook和Hyves来使荷兰人及比利时人对中国文化更感兴趣,你也可明显感觉到越来越多的欧洲人对中国及中国人的印象转好。所以,华人应该在荷兰社会中更有意识、更自信地去表达自己。
在荷兰现在有很多高档次中餐馆在不断更新改革,这些餐馆其实可以作为传播中国文化的平台,例如举办讲座,并配以中国的歌舞表演。尤其是倾心
中国文化的餐馆业主及第二代华裔餐馆老板们可以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可以通过他们的餐馆作为中荷交流的桥梁,让客人们接触并欣赏中国文化。无论如何,我希望尽我所能,并与其他人共同努力。
华侨新天地:你想要给在荷兰的华人传达些什么信息?
露露:我想要传达的信息是:我们中国有丰富的文化,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有充分的理由感到自己独te de youshi, 意识到炎黄子孙shidai chuancheng de wenhua diyun. 重要的是要有自我意识,绝不能低估自己,这样你的生活就会更有挑战性,也就更有价值。如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因为保持并弘扬中国文化特色而成功的例子,比如一位年轻的中国时装设计师,就是以中国特色为根基,而逐渐形成一种独一无二的风格。我希望《华侨新天地》的读者们,以及每个中国人都能发现bin shanyong他/她自己的独到之处。
华侨新天地:你近期的日程安排?
露露:最近几个月,我会在各地做各类演讲,在 wo Facebook 和 Hyves de geren wangye上可以看到具体的日期及地点。在我的演讲中,我将讲述我文学创作灵感的来源,即中荷之间文化的差异 gei wo de qidi。同时,我也试图通过我的演讲,改善荷兰人对在他们眼中很“奇怪”的中国人的印象。
比如在 5月5日解放日,我很荣幸受到“解放庆典”组织机构,代表海牙市市长的邀请,在市政厅“海牙解放庆典”上做第一个“论自由’ de 演讲。我视此为极大的荣誉,它是对我过去十四年所做出的努力的一种肯定,更是对我的“作家应该位于派别之上,不要随意谴责别人,所有国家和民族之间都渴望和平共处,无论我们的宗教信仰,政治背景或肤色有何不同”的观点的认可!我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也希望在那儿与更多的华人相遇!
华侨新天地:在经历过以上种种积极的以及消极的事件,你如何看待荷兰及荷兰人呢?
露露:我爱荷兰,我爱荷兰人!我母亲最近还提醒我:“露露,你现在别忘了,你有今天,还得感激荷兰才对”!正如我们中国人说的应该“饮水思源”。
后记:我们和露露的访谈就此告终,但她的热情、直率,她的无私,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思维敏捷、多才多艺的她以其独特而丰富多彩的语言描绘而成为闻名遐迩的华裔女作家,并一直在尽自己的一切所能使中国及中国人在荷兰受到重视,得到认可。创造出更好的文学作品,以及推广中国文化成为她从前、现在、以后,乃至于永远的追求。